纵观我国的冷轧技术应用及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是缓慢发展阶段。冷轧是属于技术和经济密集型行业,受国家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难以发展和建设先进的大型化冷轧工程。在50年代,鞍钢进口了当时苏联的1700mm连轧机,是我国当时最具规模的冷轧装备。70年代进口了1200mm单机架可逆冷轧机。另外,还有一些比较落后的低产能、高能耗窄带钢生产设备。第二阶段1978年到1998年,这个时期是稳步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需要,引进一批冷轧设备和技术,比较有代表的如1978年武钢进口的1700冷连轧机,1989年宝钢进口的2030mm冷连轧机等。第三阶段是1998年以后,属是高速发展期。在这期间,仅宝钢就建设了5套冷连轧工程,如2030mm,1420mm,1550mm,1800mm,1250mm等冷连轧机,这些设备全部采用进口技术,不但是国内最先进的装备,也代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还有鞍钢的1680mm,1700mm等4套冷轧机;本钢的1676mm,1970mm冷轧机;武钢的1700mm,2150mm冷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