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时轧制速度、轧制道次、压下率、轧制油、轧辊材质及表面积等都会对冷轧板表面质量产生影响。
1.轧制速度
轧制速度越快,轧后冷轧板表面粗糙度越高。同时,由于速度快,有时退火后材料表面会出现油斑,因此正常情况下,最后道次轧制速度一般为200m/rain。
2.轧制道次
在轧制温度允许范围内轧制道次越多,冷轧板表面粗糙度越低,表面越光洁。
3.压下率
压下率越大,冷轧后冷轧板表面粗糙度越小。保证材要求有较高的压下率,考虑到设备能力压下率一般为40%~70%。偏大的压下率会导致制品性能导向性,对拉伸加工不利,所以深拉伸材一般需进行二次轧制、退火,每次的压下率为40%~60%。如洗涤槽等在加工时受到两向张力作用,对材料的导向性能要求较高,故须再轧制。为此,一次冷轧压下率选择40%~84%。
4.乳化液
乳化液的质量也影响冷轧板表面质量,一般黏度越大,冷轧板表面粗糙度越高,因此应将乳化液进行分析化验,定期更换,确保纯度。
5.工作辊
冷轧用工作辊一般为合金钢和高速合金钢,用高速钢轧辊的产品粗糙度小于合金钢辊,所以保证材及部分高精度材须使用高速钢工作辊。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越低、越光洁,则冷轧板表面粗糙度就越低,因此要求工作辊研磨机组状况良好,工作稳定。
6.冷轧时质量控制方面还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合理的换辊周期,对工作辊需细心研磨检查、防止辊印;
2)加人优质垫纸,轧制速度下降,防止油斑;
3)二辊、三辊擦拭器定期维护,注意张力控制,防止摩擦痕;
4)对于厚板,为防止钢板出现垫纸痕,一般冷轧最后道次不加垫纸;薄板只在钢卷头尾部加垫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