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冷轧板喷涂缩孔缺陷制定部分优化措施:
(1)针对最小割集K1、K2、K3和K4,主要是设立特殊工艺,按工艺要求记录相关工艺参数,对水质含油量和前处理液配方进行点检监控等,形成PDCA循环控制。
(2)针对最小割集K5、K6、K7、K8、K9、K10、K11、K14、K15,优化措施包含:对于工作环境引起的缩孔,加强整治和管理,要求冷轧板喷涂范围5m之内无分散特性油类等液滴影响。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变化,在喷房内安装温湿度计,按工艺要求监控温度控制在(20±3)℃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10%范围内;加强设备点检和巡检,并记录;喷涂标准距离一般保持在(200±30)mm;设计专用悬挂链上的油污接收器;压缩空气中涉及到所提供的动力是否足够,需要至少0.4MPa压力,关于压缩空气中油和水分,避免形成油水共沸点混合物、带有油的杂质颗粒等。特别是目前对压缩空气中油滴的粒径、含油量难以检测,为此需配置较好的油、水分离器,按一定频次排放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油、水,定期更换分离器中的干燥剂。
(3)针对最小割集K12、K13,主要控制点是监控工艺设定温度和输送链速度,以保持工件固化温度和时间,定期对固化烘道用吸尘器除尘等。
(4)针对最小割集K17、K18、K19、K20、K21,主要措施有:对不同的供货厂家和不同供货批次外箱体与粉末进行试喷配对,加强粉末的混合试验,分别取极大差别量的粉末喷涂样板,不出现缩孔等才可以混合使用,并做记录,并以工艺文件形式加以确定;加强批次管理;换粉时彻底清理喷粉系统;对粉末受潮而引起的缩孔是改善粉末储运条件,增加除湿机专用设备;控制粉末的含水率、控制粉末的配方组成,如流平剂,一般用量占0.2%~2%较为适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