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随着在1173K温度下真空退火处理时间从Zh到sh的延续,工业纯铁内部穿晶疲劳微裂纹的纵剖面二维形态呈现“波峰一波谷”状的形态演变,由初始的两端尖锐、近似扁椭圆型的截面形态演化为由多个定向排列的球形空洞组成的球洞串截面形态。
(2)晶界是穿晶疲劳微裂纹形态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裂纹形态演变前期,在表面扩散与晶界扩散的藕合作用下,晶界优先将穿晶疲劳微裂纹在此处分隔为两部分;在后期空洞的收缩愈合过程中,空洞的收缩机理及愈合时间取决于其是否位于晶界位置上:晶界迁移将晶界空洞遗留在晶粒内部,先是延迟了空洞的收缩,随后又加速了这一过程。
(3)在扩散作用下,穿晶疲劳微裂纹分解形成的晶内空洞的表面空位向铁素体晶界处扩散聚集,使得空洞体积逐渐减小直至最终愈合消失。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给出的晶内空洞收缩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这一过程。